每一次研学旅行都是一次真实的成长,老师有责任让孩子融入真实的社会锻炼中,尊重他人的隐私、尊重他人的文化、尊重他人的信仰,让自己的心智更成熟,为将来更顺利、更负责任地走上社会做准备。
张秋红同学表示能在今年有幸成为了一名研学导师,接触从小学到初中不等的孩子,带领孩子到学习的目的地,对孩子进行知识的学习和传播。研学活动中,首先培养的孩子们的团队意识,每次出发之前要确保班上每一个孩子都在,然后告诉孩子们他们是一个整体,不能一个人独自脱离队伍。其次就是培养孩子们的个人教养问题,无论在学习成绩上是否优异,但是人际之间的交往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也许有些孩子的成绩不是突出,但是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他会表现的很好。她指出小孩的可塑性较高,要采用较为柔和的方式和他们讲解,而不是通过“吼”来教育孩子。第三,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候要以反应能力为基础。在实施讲解中,注重双向沟通,时刻关注观众的表情,与孩子们进行沟通,通过讲解与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并从中搜集孩子们信息,以实现高效的讲解。与来参观的孩子进行互动沟通时,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作出令其满意的回答。
同时,张秋红同学说到“博物馆的讲解”是她触动最深的。在很多人看来,博物馆讲解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但她眼里看到的却是讲解员的博学给孩子们带来的文化触动。目前,博物馆对观众的“对话”大多集中在文物的展示中,因此当前博物馆与观众交流的核心就是进行陈列展览。对于博物馆,她解释到文物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在陈列展览过程中的文物往往在骨架与支撑点是承载着丰富历史底蕴,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照片和文物,把各类历史典故的内涵阐释出来,默默地告诉人们它们背后的故事。因此当代人要深入挖掘历史故事,并绘声绘色地讲解给观众,尽可能将实物的看点凸显出来,增加讲解的趣味性,让观众充分理解实物的内涵,让更多的人愿意听,有兴趣听,从而领悟历史文化的魅力,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受到震撼。
张秋红同学说到“在工作过程中,不但充实了自己,学习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结识很多有趣的工作伙伴,同时也看到孩子们纯真的一面,感觉自己似乎也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对于学弟学妹们,她也是寄予厚望的,社会是展现自我的另外一片天地,所以不要着急。在老员工活中充实自己,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参加校园的活动,让变成一个有学习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