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这片同一个国家的独特土壤上孕育了太多情怀。从1972年余光中老先生的《乡愁》,到2011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再到火了近二十年的周杰伦、五月天。亲情、爱情、友情,似乎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一段关于台湾的剪影。抱着一腔对于远方的热望,我来到了这里,开启了为期半年的研修生活。
和台湾初识,没有移动支付、没有外卖,更没有便捷的快递和物流,一时间让习惯了大陆生活的我有些难以适应。有时会和同行的研修生打趣说,四个月后我们就能明白“回到未来”的感受了。当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后,也开始能够理解台湾人那种快节奏城市里的慢生活。台湾的员工卡是与悠游卡绑定的,乘坐公共交通或者在便利店消费都可以直接刷卡,部分景区在使用员工卡时也会有员工优惠,这就使我们周末搭台铁转捷运到台湾各处游玩变得非常方便。台湾的公交系统很发达,乘上公车,你可以到达城市内任何你想到达的地方,价格也不会很高。
(士林夜市)
在课程方面,台湾的大学与大陆有很大不同,大陆的课程以系所安排为主,而台湾则是将全校的课程放在系统中,由员工自行选择喜欢的课程。这样在习得本系内必修课之余员工也能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台湾的大学老师要求必须拥有博士学位和相关工作经验,在课堂上侧重实践教学,并且会定期邀请业界人士进入课堂为员工介绍行业现状和就业前景,既能让课堂和就业相接轨,又能让员工树立一个基本的学业生涯规划。
就本专业来讲,台湾的健康产业无论是发展现状还是发展理念都要比大陆先进一些,健康产业专业毕业生实习期每月薪资最高可达4万台币。在医疗卫生、美容保健、体检长照等方面台湾都有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并且还在不断向前探索。如开南大学健康照护学院的“芳香疗法”和“音乐疗法”在全台湾属于一流水准的学科,这些在大陆并未普及的康养模式在台湾已经拥有了属于它们自己的需求市场。在健康养生市场分析的课程中,系主任常常拿大陆举例,将台湾健康产业的发展理念与大陆的实际状况相结合,把抽象的健康产业观念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让人深刻体会到健康产业市场的巨大潜能。
(Miaoli 好望角海滩)
在台湾的第一个月,主要在台北游玩。那些从前只存在于电影、照片中的台北故宫博物院、101大厦、西门町、士林夜市和近期新闻中常常出现的两只大熊猫团团、圆圆都有了近距离接触。因为近期游客较少的缘故,更容易感受到台湾本土文化的气息。在日常交往中,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台湾人的友好和热情。问路时,他们一定要确认你真的听懂了才放心,有些甚至会亲自带路,并沿途向你介绍有哪些值得游玩的景点。在学校里也有很多全英文的国际班课程,因此结交外国友人,练习口语技能也十分便利。
(西门町)
(台北动物园 大熊猫团团、圆圆)
大部分台湾人对大陆的认同感都很强。在日常生活中最大的感触就是两岸之间仍然缺乏沟通和交流,相互之间并不了解。所以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一些努力,向台湾同胞介绍大陆的新发展,传递两岸和平、共同进步的理念,也将台湾发展的现状传达给大陆的同学,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认识,也算是此行一个小小的愿望。在这个充满阳光和活力的宝岛上,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研修生活中收获更多美好和难忘的瞬间。
图文 | 王好名
责编 | 张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