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食疗养生
发布时间:2019-10-29 18:52:00浏览:0


秋季是夏季与冬季的过渡期,天气由热转冷,在民间有“打秋膘”的习俗,认为秋天到了,应当增加体内的脂肪,以准备即将来临的冬天,那么,秋天应该怎么吃才好?秋季进补应该注意什么呢?

秋季早上宜多食粥,以缓解秋燥,补充水分。如山楂粳米粥、鸭梨粳米粥、白萝卜粳米粥、杏仁粳米粥、橘皮粳米粥、百合莲子粥等,以健脾养胃、养阴润肺。

秋季宜煲汤进补。秋季煲汤一方面可以补充人体内的水分,另一方面亦可起到进补调养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健脾、滋阴、防燥汤,:如百合冬瓜汤、猪皮番茄汤、海带排骨汤、萝卜鲫鱼汤、枸杞叶豆腐汤等。

除此之外,秋季宜食用一些润燥生津,补气养肺的药材食材,如鳖肉、瘦猪肉、猪肺、鸭肉、乌骨鸡等,适宜用来煲养生汤;藕、菠菜是秋季宜食用的蔬菜,可制作汤水;秋季应多食水果,秋梨、甘蔗、石榴、葡萄、花生、柚子、猕猴桃等富含水分和维生素的水果,可补充人体的维生素,增强抵抗力;可在汤水和茶饮中加入西洋参、沙参、石斛、玉竹、麦冬、甜杏仁、川贝等具有润肺止咳,化痰生津这样的中药,以补益肺气,健脾润燥。

下面介绍两道适宜秋季进补的药膳食疗方。

 

老鸭汤

做法:土鸭子一只,党参、黄芪、炒白术、茯苓、熟地各10克,白芍、当归、肉桂各5克,川芎、甘草各3克,大枣3枚,黄花菜150克,生姜、盐、茶油适量。鸭子切成小块;将上述除了大枣之外的全部中药,掰碎放入纱布袋中,扎好,备用。锅烧热,倒少量茶油,放入鸭肉、姜片3片翻炒片刻,焖2分钟后,倒入砂锅,加入水、药包、大枣,大火烧开,转小火,炖至肉烂,放入事先泡好洗净的黄花菜煮熟,入盐调味,即可。

该药膳方中党参性味甘平,补脾肺气,补血生津;炒白术甘温,健脾益气,燥湿;茯苓甘淡,健脾利水,安神;甘草调和诸药,补脾益气。此四味药合用,即为补脾益气的基础方,四君子汤。熟地甘温,滋阴养血,填精益髓;白芍养血柔肝和营,当归补血活血,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补气补血行血。此四味药合用,即为补血名方,四物汤。另加黄芪补气升阳,肉桂鼓舞气血,即为十全大补汤。大枣补脾和中,安神;鸭肉性寒凉,健脾补虚,滋阴养胃,黄花菜甘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与上药合用性味甘平和缓,起到滋阴养血的作用。对于各种慢性虚损疾病患者来说,秋季适宜滋补。煲一锅老鸭汤,对体虚贫血、发枯易落、虚劳咳嗽、营养不良、月经不调等气血两虚的人有益。

 

罗汉果柿饼汤

 

做法:准备罗汉果30克,柿饼15克,将柿饼及罗汉果用水浸洗,并放入瓦煲内,加水煮一小时左右。

罗汉果味甘,性凉,归肺、脾经,清凉利咽,有清热润肺、止咳、利咽、滑肠通便的功能,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等。秋季容易上火,对于肺热咳嗽、口干咽燥、便秘、尿少者,喝点罗汉果柿饼汤,能清燥通便,润肺止咳。柿饼也有润肺止咳的作用。但罗汉果和柿饼性偏凉,脾胃虚弱的人长期服用会损伤脾胃、大便溏薄,应该少用。



图文 | 王增铎老师、丁晏

责编 | 张秀平

  • 电话:0898-88386350 邮箱:kangguan@sanyau.edu.cn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 suncitygroup太阳新城(中国)集团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www.sehrishp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彩尙青年微信公众号

    • suncitygroup太阳集团官网手机版